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揭秘戒網癮學校的真相:深度解析其可怕之處第七集揭秘
文章概覽
本文將探討國家正規戒網癮學校的排名、一部關于戒網癮學校的電影,以及一個17歲女孩在戒網癮學校所經歷的性與暴力。
一、國家正規戒網癮學校排名

以下是排名靠前的國家正規戒網癮學校:
1. 浙江封閉式武術學校
2. 長沙特訓學校
3. 湖南春蕾學校
4. 江蘇正規戒網癮學校

5. 深圳叛逆青少年教育學校
6. 淄博市德志教育學校
7. 上海問題青少年特訓學校
8. 杭州青少年特訓學校
9. 贛州全封閉叛逆學校

10. 陜西咸陽封閉式管理學校
如今,戒網癮學校的名稱多種多樣,如全封閉式學校、軍事化管理學校、寄宿式學校、叛逆孩子學校等,但它們的宗旨都是幫助孩子戒除網癮。只要學校是正規的,對孩子的行為教育就會起到積極作用。家長應提高警惕,防范非正規、小規模辦學的戒網癮學校,以免受到虛假廣告的欺騙。建議家長在決定送孩子去之前,先與學校有充分的交流,并實地考察學校的硬件設施和環境,查看其辦學許可證。
二、2008年戒網癮學校的電影名稱
一部關注青少年“網癮”問題及親子教育熱點的電影《網絡媽媽》于2008年上映。該影片取材于真實人物,即“全國十大杰出母親”劉煥榮的真人真事。導演周勇認為,除了依靠戒癮機構和醫藥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要從孩子們內心出發,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三、17歲女孩在戒網癮學校的經歷

在四川某縣的一所文武學校內,一名叫做周林馨的17歲女孩被父母送到這里。當時,這所學校門口的兩面圍墻上分別印著“央視5次專訪”和“戒除網癮示范基地”。她的體驗卻并非如此美好。在她眼中,這個學校更像是暴力的源頭。周林馨曾因與父母發生矛盾被羞辱后,她甚至遭到父母的暴力對待并離家出走。這一反映了某些戒網癮學校在處理青少年問題時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學校應該更加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采取更加合理和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來解決他們的行為問題。家長和社會也應該加強對這些學校的監管和關注,確保青少年能夠在安全和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和發展。
走進文武學校的總教練辦公室,總教練的形象威嚴而獨特,他正坐在椅上,姿態沉穩,一手抽著煙,一手則搭在翹起的二郎腿上。
突然,辦公室的門被推開,周林馨被帶入這個場景。總教練的眼神嚴厲,聲音冷硬:“站好!你的父親前幾天還與我通話,提到對你的教育問題。他希望你能聽從教導,不要輕率行事。”這時,辦公室內還站著兩個男生,其中一個因緊張而腿部微曲。總教練起身,抬腳向男生示意,但并未真正踢打。
周林馨被引入一個全新的環境——武術新生班。這個班級的年齡跨度極大,從8歲的稚童到22歲的青年都有。學校采用軍事化的封閉管理,學生一年四季大多時間都在校園內度過。對于那些忙于工作、無暇照顧教育的父母,或是對于那些束手無策的父母來說,這里是一個理想的去處。
周林馨的背景特殊,她的父親身上帶有濃厚的江湖氣息。他不強求女兒在學業上有所建樹,只希望能在這里待到成年,跟隨自己從事貨車駕駛。周林馨從小耳濡目染,成為學校中頗有聲望的校霸,抽煙喝酒,甚至與高年級學生談戀愛,時常參與打架。

盡管周林馨有著不良行為,但她也有照顧弱者的善良一面。班上有男生欺負女孩子時,她會站出來維護正義。每當因女兒的問題被叫到學校時,周林馨的父親總是從辦公室出來,給她一些錢解決問題。
后來,班主任在校外被人打了,并指責是周林馨帶頭并唆使。學校決定讓她退學。面對這個叛逆期的女孩,父母決定將她送到一個能夠約束她的地方,直到成年。
周林馨的母親在網上看到了這所文武學校,這里不僅教授文化知識,還傳授武術。她詢問周林馨是否愿意來試試。周林馨沒有多想便同意了。
這所位于四川省綿陽市的文武學校正處于繁榮時期。學校的師生多次在中央電視臺上表演節目。當時,中國的家長們對孩子的網絡成癮深感憂慮,這所文武學校便順勢推出了“戒網癮”的口號,一時間校園內人滿為患。
學校內的學生大致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由總教練親自培養的學生,他們在各類武術比賽中屢獲殊榮,被視為總教練的“親信”。他們經常舉報同學晚歸和私藏手機的情況,以此換取在總教練那里的特權。例如散打班的胡海梁就是這樣一位學生。

周林馨則屬于第二類學生——叛逆期、不服管教的少年少女。第三類是被嚴格監管的學生,主要是那些網絡成癮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讓他們戒掉網癮,將他們送到這所學校。周林馨的班級就有一個這樣的同學,他的父母甚至找了幾個大漢將他捆綁送至學校。
最令人心酸的是那些年紀尚小的孩子,他們只有8、9歲,因為父母忙于工作而被送到這里。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和期待,卻被早早地剝奪了童年的快樂。
周林馨初到文武學校的印象是這里的偷盜現象嚴重。家長將生活費打到武術教練的卡上,但教練建議少給生活費的原因卻是孩子表現不佳以及避免錢多錢事多引發的紛爭。這種經濟上的壓制導致許多同學選擇偷錢、零食和生活用品來應對生活所需。盡管文武學校聲稱文化、武學并重,但文化課老師的頻繁缺課以及嚴格的武學課程仍然讓這里的每一個學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每天的武訓結束后,全體師生會在主席臺前集合接受批評和懲罰。懲罰的方式通常有兩種:棒打和吊打。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會讓學生深受皮肉之苦并影響日常生活和學習進度。周林馨在此前從未有過恐懼,但這一次,在臺下觀刑,她卻第一次有了心驚膽戰的感受。
在文武學校,生活并不容易。學校的伙食不佳,白天吃不飽,晚上也睡不好。尤其在凌晨三四點鐘,教練們手持棍子進行突擊檢查,查看是否有人私藏手機或其他違禁物品。一旦發現,當事人就會遭受嚴厲的輔導,伴隨著壓抑的報數聲和凄厲的哭喊。這種氛圍讓周林馨時常在夜里被驚醒,感到恐懼。
除了肉體上的懲罰,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羞辱。在這所學校,許多學生冒險違紀,往往是因為對性的朦朧渴望。但在教練眼中,這些孩子的沖動卻被當作笑料。一次,一對情侶的親密行為被舉報,教練在全校面前嘲笑他們,聲音通過音箱傳遍校園。

周林馨進校不久,為了尋找安全感,她選擇了一個“大哥”作為男朋友。盡管她并不怎么喜歡他,但希望能有個依靠。這位“大哥”并不尊重她的底線,試圖強行與她發生關系。周林馨堅決拒絕了他。
后來,周林馨的小弟在打水時與人發生沖突,對方砸碎了她的水瓶并把她推倒在碎片上。她本想通過道歉解決此事,但對方卻投靠了另一位權勢更大的“大哥”胡海梁。胡海梁是散打班的佼佼者,曾在省格斗比賽中獲得團體亞軍,深得總教練的賞識。
周林馨不愿與人爭斗,但決定先下手為強。她偷聽到胡海梁與其女友的談話地點,并設法獲取了他們見面的情報。她派小弟在廁所外守候,并找到了胡海梁使用過的避孕套。當晚,胡海梁就被吊起來接受輔導,其女友也受到了懲罰。總教練還嘲諷他們,讓他們顏面掃地。
兩天后,周林馨回到宿舍,發現她的東西被掀到地上,上面倒滿了廁所垃圾,甚至有幾片滿是血的衛生巾暴露在棉被上。她恐懼自己會被懲罰,但結果卻出乎意料。她意識到對方可能要發動群毆。
北京奧運會即將舉辦,總教練在例會上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周林馨和她的同伴們卻面臨著一場未知的教育。在這個充滿緊張和恐懼的氛圍中,她們必須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不受傷害。胡海梁傳來的消息,打架的事被安排在奧運會結束之后進行。周林馨稍微松了一口氣,心想奧運會怎么著也得持續一段時間吧。然而得知奧運會只持續約二十天的消息后,她疑惑地想著:“為什么時間這么短還要搞這么大的陣仗呢?”顯然,奧運會對于她來說遠沒有正在操心的事重要。

血沿著胳膊肘滴落到地面,周林馨在瀕臨倒下之際,突然聽到了門被重重摔打的巨響。她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話:“你們終于來了。”雖然她并不想走到這一步,但她只是想用這種方式嚇唬嚇唬她的母親。她從未真正有過離開這個世界的想法。這一切的背后隱藏著她對父母無奈而又復雜的心情。周林馨是個堅強又獨立的女孩,雖然父母曾經將她送到文武學校去接受教育,但她從未放棄過自己。在經歷了種種挫折和痛苦后,她選擇了走出陰霾,重新開始。在父母讓步后,她回到了學校,收拾衣物時的心情仍然無法平復。離校后的一段時間里,她感到迷茫和無助,但她找到了新的發泄方式——悄悄在電腦主機上澆了一盆水來表達對學校的質疑和對父母的不解。這一切的情緒變化也影響到了她與父母的交流。而胡海梁的經歷則是另一種悲劇。他在文武學校遭受暴力后離校,父母為了感激總教練的教導特意送去錦旗,卻引發兒子的憤怒與反抗。他離家出走時帶著滿心的失望和傷痛。他在學校的表現是為了恐懼而展示出來的。而一些家長則希望通過類似的暴力教育來換取孩子的表面順從。盡管周林馨經歷了這一切的痛苦,但她依然努力前行。她在家待產期間開始重新審視過去的一切,包括那段在文武學校的經歷。她告訴父母自己的經歷,母親表示希望她能過得更好,父親則向她道歉。無論父親如何彌補,那段經歷對她的影響依然深遠。她搬離縣城后,與父母的關系逐漸疏遠,父母對她曾經的決定心存愧疚卻又難以釋懷。成為母親的周林馨回想起那段經歷仍然心有波瀾,而當她得知某些家長仍然愿意將孩子送到類似的學校時感到無奈和擔憂。十年過去了,她在網站上發出過關于文武學校的舉報信卻石沉大海。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公交車上看到文武學校的廣告,廣告中的宣傳令人唏噓不已。奧運會對她而言是回憶也是提醒,當她聽到廣播里激情洋溢的解說聲時心中涌起的是那段被吊在主席臺上的回憶。她選擇了關掉收音機來隔絕這一切的觸動和回憶。這篇文章的口述人是周林馨本人,作者姚鉛墟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她的內心世界和她的成長歷程。雖然經歷了痛苦和挫折但她依然選擇前行用勇敢和堅持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境她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生的道路雖然曲折但只要有勇氣和決心就能走出屬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