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戒網癮少年的重生之路:孩子戒網癮學校經歷與成長故事
中國重生教育學校:一位少年為何在封閉學校意外墜樓?
一、中國重生教育學校概覽
重生教育學校,一個專注于青少年心理障礙與行為矯正的培訓機構,主要針對那些因貪玩、逃學厭學、沉迷網吧等行為不端的“學困生”。學校采用賞識、激勵、心理調整等教育培訓方法,旨在幫助孩子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回歸家庭、回歸課堂。西安重生教育學校則是這一理念的具體實踐地,針對因網癮、早戀、叛逆、離家出走等問題導致的學業困擾,提供公益性的素質教育。

學校實行全封閉、軍事化的管理教育模式,執教老師都經過專業培訓,掌握多種教育教學方法。學校注重心理輔導,聘請了心理學專家,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通和輔導,幫助他們健全人格、完善心理。
二、少年意外墜樓
在這樣一個充滿希望的場所,卻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意外。西安市民魏先生的16歲兒子,因沉迷網絡被送入陜西冠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封閉式學校進行戒除。短短幾個月后,少年意外墜樓,全身多處嚴重受傷。
日期混亂的遺書令人心情沉重。在這份由校方提供的文字中,我們看到了書寫者的內心掙扎和混亂。日期標注既有7月24日,也有事發當天的7月25日。字里行間,都透露出深深的哀愁和無力感。
“今日晴空萬里,我的心情卻如一團亂麻。寫下這封信,是因為我需要找到一個宣泄的出口。我希望你們能夠忘記我,爸爸媽媽,盡量不要再想起我。”書寫者的情緒十分低落,對生命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我對你們感到愧疚,我太懦弱了,這個世界在我看來已經毫無意義。”這些話語充滿了無奈和絕望。

西安某心理學會的會長指出,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心快速發展,往往容易觸景生情、感情用事。他們可能表現出任性、沖動和不成熟的行為,且難以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對此,家長和老師需要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他們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僅僅用成人的觀點來評判他們。當孩子遭遇意外或挫折時,出現不良情緒時,家長和老師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讓孩子感受到關愛和溫暖,以避免極端行為的產生。
陜西省某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也對此深表贊同。他通過解讀孩子遺書的內容發現,孩子雖然聰明且敏感,但內心十分脆弱,缺乏自信。他們渴望表現良好,但常常無法控制自己。家庭關系可能也是孩子內心困擾的來源之一。當孩子在努力過程中遇到挫折或在學校遭遇不公時,他們可能會選擇極端行為作為逃避的方式。
如果老師、同學和家長們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低落,給予及時的關注和疏導,或許就能夠避免悲劇的發生。對于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和喜歡上網的行為,家長應該持開放和理解的態度去接納和引導。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共同營造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關愛中成長,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理解,幫助他們面對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