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戒網癮學校孩子的重生之路:從強制治療到自我救贖的蛻變故事
父母計劃將我送入戒網癮學校,我該如何應對
作為一個青少年,理解父母擔憂的我也明白游戲作為娛樂方式的一部分,不必過度沉迷。如果父母提出將我送入戒網癮學校,那可能是因為我的游戲行為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和接受范圍。對此,我認為首先需要自我反思,看看自己的游戲行為是否確實需要調整。我也需要積極與父母溝通,讓他們了解我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我相信通過坦誠的對話,我們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預防手機成癮是每個人的責任,我會努力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享受游戲的樂趣,又不會忽視學業和生活的其他方面。
關于戒網癮學校內的性與暴力問題——我曾經聽說過一些戒網癮學校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育方式過于嚴厲,甚至存在輔導和性侵的情況。我認為這些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并謹慎對待父母關于送入戒網癮學校的決定。在選擇學校時,我們應該進行充分的調查和了解,確保學校的教育方式合法合規、健康有益。我們應該選擇那些重視青少年身心健康、采取科學教育方式的學校。如果我對學校的教育方式有任何疑慮或擔憂,我會及時與父母溝通,共同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

我堅信每個青少年都有自我成長和自我改變的能力。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嚴格的管理和懲罰,更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讓我們共同努力,為自己創造一個更健康、更美好的成長環境。文武學校的學生群體大致可分為四類。是總教練精心培養的高徒,他們憑借卓越的武術技藝在各種賽事中屢獲殊榮,深得教練信賴。這類學生常常擔任“情報員”,舉報同學們的晚歸和私藏手機行為,并由此享有特定的優待,如散打班的胡海梁。
接著是處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如周林馨。這個階段的學生往往性格倔強,不愿服從管理。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沉迷于網絡,被父母送到學校以求改變,這些學生往往因為網癮而疏于學業。
最令人心酸的是那些年幼的孩子,他們僅七八歲,因父母忙于工作而被送到這里。這些孩子本應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卻過早地體驗了獨立生活的艱辛。
周林馨初到文武學校的感受是,這里偷盜現象嚴重。家長將生活費交給武術教練管理,而教練往往會建議家長減少匯款,理由是孩子表現不佳以及避免錢款引發的問題。這種經濟上的壓制導致許多學生選擇偷竊生活用品和零食。
文武學校標榜文化和武術并重,但實際上文化課教師常常缺勤,而武術課程則較為嚴格。每天武術訓練結束后,全體師生會在主席臺前集合,總教練會點名批評違紀學生并施以懲罰。

懲罰方式主要有兩種:棒打和吊打。棒打適用于較輕的違紀行為,受罰學生需手撐在地上,總教練用木棍打屁股。還有一種更為嚴厲的懲罰方式——吊打。受罰學生被綁在一個正方形架子上,架子旁邊有人協助,將學生吊起在半空中,總教練則用棍子對屁股進行重擊。這兩種懲罰往往使受罰學生的身體受到嚴重損傷。
除了肉體上的懲罰,文武學校還存在精神上的羞辱。許多學生因對性的朦朧渴望而冒險違紀,但教練們往往將這些行為當作笑料,進行公開羞辱。例如,一對情侶在宿舍親熱被舉報后,教練不僅在肉體上進行懲罰,還公開嘲笑他們的行為。
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之間的尊卑等級分明,爭斗頻發。周林馨作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新生,為了尋求保護,找到了一個“大哥”做男朋友。即便有了依靠,她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她的男朋友曾試圖突破她的底線,而她的小弟在幫她打水時也曾與人發生沖突。這些經歷讓周林馨深感無奈和困惑。在這個特殊的學校里,她必須學會如何面對挑戰和壓力,尋找自己的成長之路。在文武學校,胡海梁是金字塔頂尖的存在,他憑借出色的散打技藝在當年的省格斗比賽中為團隊贏得亞軍。身為總教練眼中的紅人,胡海梁平時能與總教練談笑風生。他對周林馨的出手闊綽和個性卻頗感不滿,甚至放出狠話,“以后見他(指周林馨的小弟)一次打他一次?!?/p>
周林馨不愿輕易卷入爭斗,因此決定先下手為強。她注意到胡海梁的女朋友住在隔壁,于是利用編手鏈的機會偷聽談話,成功掌握了他們見面的固定地點。她精心策劃了一場計謀,最終讓胡海梁及其女友付出了代價。
總教練并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對周林馨及她的同伴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和羞辱。周林馨陷入了恐懼,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意識到胡海梁并沒有放棄報復的計劃,只是等待奧運會的結束。

當時正值北京奧運會的籌備期,全校師生都在為奧運會歡呼。總教練特意組織全校觀看奧運會,但在他眼中,觀看奧運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會服從和遵守紀律。周林馨卻利用觀看奧運會的機會,偷偷與男友見面,并成功聯絡到校外的人尋求幫助。胡海梁對此早有察覺,當周林馨帶領更多人走向他時,他氣急敗壞地讓他們迅速離開。
隨著奧運會的臨近結束,胡海梁開始對周林馨說:“叫你男朋友出來!”周圍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其中不乏看熱鬧的旁觀者。胡海梁并沒有真的打算動手,只是在虛張聲勢。最終,他帶著自己的人迅速離開,周林馨也趕緊讓大家散去。整個雖然緊張刺激,但最終并未造成真正的沖突。對于周林馨來說,這次經歷讓她更加明白如何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保護自己,同時也學會了如何在壓力下冷靜應對教育。五
消息的傳播速度之快讓周林馨感到震驚。那天晚上,在集會上,總教練要求參與斗毆的人主動站出來。正當人群靜默時,總教練從褲兜中掏出一張紙條,點名了周林馨和她男友,胡海梁和他女友,以及兩個在開水房發生沖突的學生。被叫到名字的人紛紛走上主席臺。
上臺后,總教練要求他們指出誰是這場沖突的領頭人,所有的手指都指向了周林馨。接下來的場景對她來說是一場噩夢,她被吊起來,雙手完全離地,世界似乎顛倒,只能看到學校的圍墻、天空和吊燈。她引導了15下,其中前5下尤為沉重,每一棍都讓她身體擺動。腰部受到重擊時,她感覺仿佛整個人被撕裂。
被解下后,她被人扶著回到宿舍,躺在床上的四天里,她不想說話、不想吃飯,自尊心嚴重受挫,對文武學校失去了信任。在家待了幾天后,她向母親表示不愿再回文武學校。母親責怪她并揚言要送她回去,直到二十歲。

第二天,母親開始限制她的外出時間。周林馨聽到母親給她之前的朋友打電話,說:“周林馨正在慢慢變好,請不要打擾她。”此時的周林馨已經連父母都不再信任,她上網搜索如何割腕而不教,躲在衛生間里準備刀片。她給父母發了短信:“我自殺了,都是你們害的。”當她真正割向手腕時,血流的速度讓她懷疑網上的信息是否真實。
血順著胳膊肘滴到地上時,門被重重摔打的巨響讓她意識到有人來了。周林馨的初衷只是想嚇唬母親,并非真的想教。父母最終讓步,為她收拾衣物并讓她離開學校。經歷這段經歷后,周林馨情緒復雜,后來她在父親的引導下開始出門跑業務。20歲時已能獨立負責主要運輸路線,這一路除了依賴父親的人脈,還因她的鐵面無私、公事公辦的高效率。她在文武學校的經歷讓她很難再信任他人,與昔日的朋友斷了聯系,現在身邊只有少數幾位朋友。她告訴父母在學校的經歷,母親表示當初是為了她好,但父親對此道歉并不能消除她的疑慮。如今她一年只與父母聯系一兩次,夜晚家樓下的一輛車都能把她吵醒。
如今,周林馨24歲并懷孕在家待產,這些年她的心態已經平和許多。那個夏天,她第一次坐在電視機前完整地觀看了奧運會。盡管經歷了那段痛苦的經歷,但她現在的生活充滿了新的開始和希望。周林馨身為母親,偶爾與其他父母交流關于孩子教育的選擇時,偶爾會聽到關于文武學校的不同聲音。有些家長認為那種學??赡軙ㄟ^輔導來矯正孩子行為,而另一些家長則覺得應該讓不聽話的孩子體驗一些紀律約束。實際上,有些家長除了依賴獎懲(如棍棒和糖果)之外,還會將希望寄托在那些聲稱通過暴力改變孩子行為的學校。
時光荏苒,十年過去了。周林馨曾在當地官網上提交過關于文武學校的舉報信,雖然收到了一封“謝謝監督”的回復,但之后就沒有了后續。最近,她在縣城的公交車上看到文武學校的廣告,廣告中宣傳該學校受到電視臺多次專訪,擁有最優秀的師資,并聲稱某位副校長的教學光碟全球發行……
回憶起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時的情景,周林馨正在駕駛夜車。凌晨四點,廣播里充滿熱情的解說聲勾起了她過去的一些回憶。那時,她曾親身經歷過一些令人不安的場景,仿佛被某種無形的力量牽制。當她看到廣告中的夸大宣傳時,她選擇了關閉收音機,不愿再被那些不實之詞所干擾。

現在的問題是:網隱戒除學校真的能幫助孩子改掉上網成癮的壞習慣嗎?
答案是不一定。把孩子送到戒網癮學校并非萬能的解決方案。從正規的戒網癮學校出來的孩子,雖然不可能百分百得到改變,但至少不會受到負面影響。在這樣的學校里,孩子們會學會更加珍惜父母的不易,更加體諒他們的辛勞。父母也需要接受學校的教育指導,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
有些孩子在正規的戒網癮學校中繼續升學,最終考上高中甚至大學。還有些孩子通過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如當兵等,找到了自己人生方向。還有些孩子只是通過在戒網癮學校的短暫過渡,學會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嚴謹的態度。對于是否選擇送孩子去戒網癮學校,家長需要謹慎考慮并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