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對人的存在的意義非常重要,幫助人磨練自我,陶冶情操,當孩子面對學習的壓力與挫折考驗,不畏懼的精神方可戰勝自己意志。
家長對孩子的培養既不能溺愛,也不能輕視。怕孩子遭受挫折的家長處處事事替孩子做事,剝奪了孩子體驗挫折的機會,自然沒有戰勝挫折的經驗。當他們一旦失去家長的保護,必須自己面對挫折時,比起早已經受過挫折考驗的同齡人,挫折感受更強烈。而那些從來沒得到過家長支持的孩子,在長期孤立無援中學會了冷漠,將挫折變為攻擊他人或自殘的動力。


家長幫助孩子認識到,挫折是每個人生活中的組成部分,經受挫折考驗是健康成長的基石,是必經之路。讓孩子面對挫折有較充分的心理準備。幫助他們把挫折看作邁向成功的起點。在遇到挫折時,幫助他們分析總結經驗教訓,鼓勵他們學會采取積極行動彌補挫折帶來的結果,從而修補心理創傷。
幫助孩子對即將發生的事情做出成功或失敗的正確評價,讓孩子能夠面對即將發生的結果。不至于感受到太大的心理落差。
調節孩子的抱負水平,不過高的估計自己的成就能力,而產生過大的失落感;也不過低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而錯失了成功的機會體驗無成就感。
幫助孩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在同伴中取得更多的支持和幫助,與同伴的相互傾訴可以減輕內心的壓力,同伴間的相互接納使孩子滿足被他人尊重的需要,體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減少一個挫折源,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體系。

上一篇:如何教育正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下一篇:叛逆之癥狀筆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