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在學校叛逆的孩子有前途嗎?揭秘叛逆背后的潛力與教育方法
每一個叛逆行為的背后,都藏著一個渴望被理解、渴望獨立的靈魂,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引導。
閨蜜最近總向我抱怨她那“一身反骨”的兒子:精心預約的鋼琴老師被嫌棄,非要學動感十足的架子鼓;商場里選中的衣服一件不要,偏要自己挑的;就連喝個飲料,也非得把雪碧和橙汁混在一起……她哭笑不得地說:“我這哪是生了個兒子,分明是給自己生了個教對頭。”
我卻想起了莫言說過的一句話:“??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心理學家伊萊恩·阿倫森也曾指出:“敢于反抗的孩子通常更有自信心和自尊心,這對他們日后的成功很有幫助。”
很多人認為叛逆是問題行為,實則不然。??叛逆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標志??,是他們探索世界、建立自我認同的一種方式。
從心理學角度看,孩子從2歲起就開始確立自我意識。一旦出現自我意識的覺醒,就開始用抗拒和拒絕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愿。
德國心理學家海瑟的一項追蹤研究很有說服力。她追蹤了100名具有強烈反抗意識和毫無反抗意識的兒童,一直追查到他們的青春期。
結果發現:??反抗力強的孩子有85%成長為意志堅強、深具判斷力的年輕人??。而沒有反抗意識的孩子中,只有24%成為意志力強的人,大多數則成為無判斷力而依賴他人生存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過于順從可能帶來一系列心理問題??。有的孩子表面溫順,內心卻可能壓抑真實感受,甚至出現啃指甲、做噩夢等焦慮表現。
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簡單粗暴的壓制效果往往適得其反??。我們需要更科學的方法來引導孩子。
一位心理學家曾分析過愛“反抗”孩子的三層心理動機:
??傾聽的關鍵在于??放下成見,真正嘗試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和需求,而不是急于評判和糾正。

與叛逆孩子溝通時,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 記住:??溝通的目的是理解,而不是說服??。當我們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后,引導才會變得有效。
成功案例,叛逆孩子背后的驚人潛力
著名教育家劉墉經常罵自己那個“一身反骨”的兒子是“混賬小子”。劉軒總是跟父親頂嘴,對著干。
當劉墉忍無可忍地問兒子:“你為什么總是跟我對著干?”劉軒理直氣壯地回答:“因為我覺得我長大了,不應該什么都聽你們的。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該找到自己在哪里。”
這個叛逆的少年長大后卻驚艷了所有人:
研究表明,??適度叛逆的青少年可能具備創業所需的一些特質??,如獨立思考、挑戰傳統和創新能力。
雖然目前沒有確鑿證據表明“適度叛逆的青少年未來創業成功率高出89%”這一說法,但叛逆行為與創業成功之間存在一定關聯。
叛逆行為的多樣性表現在:
這些特質在??合理引導下,可以轉化為創業優勢??,如創新思維、風險承受能力和突破常規的勇氣。
我曾見過一位特別智慧的媽媽。她對待叛逆女兒的方式令人啟發:從不輕率拒絕孩子的任何要求,即使是荒謬的請求也會慎重考慮后認真回應;與女兒有分歧時,若意識到自己錯了會主動道歉;她很少用命令語氣,而是用“我希望……”或“我建議……”的表達方式。
??孩子的叛逆不是缺陷,而是成長的序曲??。當我們能夠以接納和引導代替壓制和批評,叛逆的孩子往往能展現出最驚人的潛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