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青春期的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有哪些?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聽話、學習認真、懂事、從未出現過叫家長去學校的情況……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只窩在電腦前沉迷網游,不喜歡交流甚至怎么打罵都不聽話……將“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進行對比,就有落差感,感嘆自己的孩子不爭氣。
可是,青春期的孩子僅僅只是他自己不爭氣嗎?家長在面對孩子沉迷游戲的時候只能怪他自己嗎?在思考原因的時候,不僅有主觀因素、其實還有各種客觀因素通通都要考慮到,然后才能對癥下藥,治好“游戲病”。
1.家庭作風不良

家庭氣氛差,父母吵架不斷,不安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更容易走向極端。同時,家庭教育方式也在不同程度影響著孩子,如專制型教育方式的家庭青少年更易游戲成癮,因為父母與他們的溝通方式更多是批評和指責,缺少鼓勵和認可。所以如果孩子能夠在游戲中得到滿足感時,他們會不顧一切的投入其中。相反,民主式的家庭能夠與孩子平心交流,敞開心扉坦誠相待。在生活學習中無微不至地關心他,讓他有被理解被關懷的感受能有效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2.群體伙伴的影響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小學的時候成績還不錯,可到了初中或者高中就開始叛逆不聽話。一方面是年齡階段的變化,這個階段的孩子更加渴望自由,不想受到父母、老師的約束。另一方面朝夕相處的伙伴無疑是與對孩子成長有著重要影響的,小學到中學的轉變以及群體伙伴的變化,如果孩子交友不慎就會讓他走上歧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吃飯的時候是最好的交流時機。多與孩子溝通,了解他的日常生活趣事,分享一些生活的所見所思,進而大概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狀況。如果了解到孩子有不良的群體伙伴,要及時采取措施并與學校進行溝通。
3.孩子兒童期的創傷或者溺愛影響到了青春期
孩子的成長是前后相續的過程,兒童期受到了虐待、忽視或是溺愛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青春期。比如現在隔代撫養的現象很普遍,有的孩子在小時候被放在爺爺奶奶家撫養。而爺爺奶奶由于年紀大,無法像母親一樣在情感上給予孩子關心,或者是另一個相反面就是過度地溺愛使得孩子驕縱叛逆。如果在童年早期成長處于不利的環境,就會發展成總需要可依賴東西的人格,也就是可能在成癮中去滿足自己,比如游戲成癮等。這需要心理咨詢和關系調整才能慢慢得以修復。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游戲不能靠打罵解決,否則會讓其更加變本加厲。青春期的孩子沉迷游戲原因方面,不僅要考慮到孩子自身,他們的成長環境也不能忽略。
下一篇:不畏艱難,迎“籃”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