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輟學勸返時間規定(初中初三生輟學在家)
本文目錄
摸排學生就讀信息。一是開展學生入學信息摸排工作,組織鄉鎮政府、村委、學校等對全縣6-16周歲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入學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摸清適齡兒童入學情況。二是多渠道摸清學生去向,對未及時返校的學生,通過家訪走訪、電話、微信、公安部門查找等方式,精準掌握學生去向,為有針對性開展勸返工作提供可靠依據。2019年,馬山縣共摸排出義務教育離校、疑似輟學、輟學學生18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74人。
雙線聯動發力開展勸返工作。一是人員保障有力。2019年以來縣、鄉、村政府線累計組成勸返組280個,教育部門和學校教育線累計組成勸返組291個,采取“一人一組”“組盯人”的方式開展勸返工作。二是經費保障有力。2019年以來縣政府落實專項勸返經費39.01萬元,各鄉鎮、各學校積極籌措資金,為勸返組進村入戶和到縣外、區外開展勸返工作提供財力支撐。三是勸返措施有力。組織由鄉鎮領導、學校教師等組成的勸返特戰隊進村入戶和遠赴廣東、海南、上海等地開展勸返工作。

抓好復學學生穩控工作。一是抓好復學學生安置工作。根據學生年齡和輟學年限等實際,將學生安置到相應的學校進行學習。二是抓好學生穩控工作。全縣學校都參與到學生控輟保學中來,安排學校分管領導指導各班主任負責排查學生的學習狀態,保證學生不輟學。
落實動態監測制度。一是建立監測隊伍。全縣各中小學校建立以校長、分管副校長、班主任為成員的監測隊伍,嚴密監測學生離校動態。二是落實監測報告制度。建立學生離校監測報告制度,加強對無故離校學生、勸返復學學生進行監測,學生無故離校達7天以上的實行每周星期五報告制度,直至學生返校為止。三是開展早防早控工作。組織2010名教師利用暑期訪問有輟學經歷或輟學傾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留守兒童等家庭,對有輟學傾向學生進行防輟監測。
落實關愛幫扶制度。一是加強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作。組織982名教職工與1967名留守兒童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建立留守兒童活動室93個,設立“親情電話”“視頻聊天室”66個,確保留守兒童得到關愛。二是加強貧困生關愛幫扶工作。組織909名教師、1507名品學兼優學生與1554名學困生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嚴防學生因學習困難而厭學輟學
輟學指學生沒有完成規定學業發生的中途退學行為。在中國農村存在相當數量的輟學現象,而因家庭困難無力支付學費則已經不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1、學生學業困難導致的自我效能感的降低,自信心受挫。2、是由于教師授課方式與學生信息處理方式不能夠對接,教育觀念滯后導致師生關系隔膜等產生厭學厭師心理。3、是家長教育方式失當導致的厭學心理。在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包括城市和農村,輟學現象也十分嚴重。如有的學生學習跟不上的,
自己產生厭學情緒而輟學;另一方面,家長對學生的成績有了認識,認為孩子升學沒了希望,不如回家就業因而輟學。從發生輟學的時間階段來看,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都有相當程度的輟學現象發生。

輟學現象,不僅是對教育事業的嚴峻挑戰,而且是對創建和諧社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嚴峻挑戰。中小學生輟學是制約"普九"發展的突出問題,也是目前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認真分析學生輟學原因,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依法制止輟學,是各級黨政和全社會的"重中之重",更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每學期開學后一周內,學校對未報到的學生登記造冊并逐一核實原因,做好輟學學生勸返復學工作。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的,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門依法發放相關司法文書,敦促其保證輟學學生盡早復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果你孩子每天玩手機游戲,就會這樣了。請看復制文章:
網絡游戲的十大危害
1、游戲引動青少年脾氣稟性爆發

現在的青少年多是獨生子女,性格比較任性,特別是沉迷網絡游戲后,更加目中無人。涉及到孩子方方面面的事情,家長都不能插嘴,稟性爆發時可能會砸家具,嚴重的還會毆打父母。
2、玩游戲引起思想扭曲
孩子大多是善良的,他們在玩游戲的時候,目的時讓對方失敗,甚至使對方失去生命。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壞人,這和他們內心善良的自我形成巨大的反差。時間一久變成了惡人。許多玩麻將的成人也是這樣的,所以賭是使人下地獄的途徑,因為XX 進監獄的人最多。
3、游戲摧毀青少年大腦神經系統
游戲刺激大腦過量分泌快樂物質,這些荷爾蒙在正常情況下,是使大腦神經系統正常運轉的。由于不分晝夜的過量分泌,孩子大腦出了問題,使孩子大腦發生生物性的改變。許多科學家通過大腦CT掃描發行網癮青少年的大腦與正常大腦相比,發生了很多改變,有時這種改變是不可逆轉的。

4、青少年玩游戲毀壞了身體
青少年晝夜不停的玩游戲,黑白顛倒,同時破壞了生物鐘。他們不能正常飲食,還經常吃垃圾食品,消化系統被破壞,無法保證發育所需的足夠營養,身體很快就出現各種問題,但是玩游戲所帶來的快感使他們在毀掉身體前仍處于不知不覺、樂此不疲的狀態中。
5、游戲引發孩子自殺
現在孩子都得到了家長的百般呵護,他們基本上沒有來家庭的原因導致自殺的。但現在中國已經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原因就是網絡游戲誘發自殺率上升。在青少年自殺者中,也包括成人自殺,與玩網絡游戲關系極其密切。孩子玩游戲的自殺都是無意義的自殺,因為他們的大腦不受自身思想的支配,輕易的就自殺了。網上報道的自殺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6、網絡游戲誘發青少年患上抑郁癥

網絡游戲給青少年灌輸的是暴力、自大、狂妄的思想,當他們走出游戲,回到現實世界后,覺得現實世界不好玩,現實世界和他大腦里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不得不又回到網絡世界中,但他每天又要在現實世界里生活,這樣一來稟性厚的孩子慢慢就抑郁了。這就是游戲改變了孩子的信念。此外抑郁癥也是使自殺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7、網絡游戲使青少年厭學、輟學、離家出走、當啃老族
一個青少年一天玩2-3個小時游戲,2個月后就會厭學,如果玩半年以上就會導致輟學,輟學后就只能在家當啃老族了。對于一個家庭來講,孩子是掌中寶,家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北大、清華,但最后連上學都無法繼續,對家庭、對父母來說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情何以堪?改革開放以前,許多家庭的孩子無錢念書,現在條件好了,卻毀于網路游戲,給這些老百姓的感覺,他們怎么努力,怎么打拼也逃不出宿命的控制。這種悔恨會遺傳許多代。
8、網絡游戲使青少年未來無法結婚生子,嚴重影響家族的延續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報告顯示,網絡游戲對大腦的損壞是不可逆轉的,無法治愈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孩子就不能成為正常人,沒有人愿意與不正常的人結婚。解放以前,許多大煙鬼有家的家破人亡,沒家的也不會有人愿意與其成家。沉迷網絡游戲的人即使結婚也不能生育,即便能生育,生育質量也不高,生出的孩子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先天性疾病。另外,沉迷網絡游戲的孩子一般也沒有找女朋友的愿望。這就導致家族的延續出現問題。如果5000個家族都這樣,我們的民族就無法延續。如果5G時代一到,可能會有1到2億的青少年掉進網絡陷阱,民族就真的無法延續了。為此,我非常堅信網絡游戲必須關閉,沒商量!

9、網絡游戲導致社會暴力案件攀升
一般來說我們理解,殺人都是要有深仇大恨的。但是這幾年經常發生隨便就把人殺了的新聞。媒體報道的時候,不會深挖犯罪的原因,我在這里告訴大家,類似北京的殺人犯韓磊都是玩手機游戲導致的。后悔也沒有用。玩游戲引發青少年暴力犯罪率已經非常驚人了。在公安部統計的數字中,青少年犯罪者中,76%的人為網絡成癮者。這就是說,一旦一個孩子成了網癮患者,他就有犯罪的極大可能性。
10、網絡游戲導致許多家庭家破人亡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兩個奇觀,一個是看精神類疾病的人排隊,一個是離婚的人排隊。我國的離婚率居高不下,網癮就是元兇之一。特別是染上網癮的孩子一旦輟學,家庭矛盾就會升級,這都是由于網絡成癮所導致的。我們一直只是談論網路游戲對孩子的危害,但是現在網絡游戲也直接導致成年人離婚的也逐漸多了起來。因為先生整天玩游戲,不能過正常婚姻生活,注定是要離婚的。單從這一點來看網絡游戲不僅僅危害青少年,還危害了全社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