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青春期產生早戀行為的有哪些?
其實早戀不只是感情發展的自然,同時也是美育發展的一個方面。因為,學生所愛的人往往不是差勁的人,學生經常會愛上班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等那些在心理上成為他們最初所崇拜的對象。所以中學生出現這種感情的時候,是學生對生活熱愛的開端,是審美教育的很好的心理發展的一個起點。
青少年早戀行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朦朧性早戀的青少年對于早戀關系的發展結局并不明確。他們主要是渴望與異性單獨接觸,但是對未來組建家庭、如何處理戀愛關系和學業關系、如何區別友誼和愛情都缺乏明確的認識。青少年在青春期產生早戀行為的有哪些?
2.矛盾性有早戀關系的青少年內心也充滿了矛盾,既想接觸又怕被人發現,早戀的過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變異性早戀關系是一種充滿變化、極不穩定的感情關系。青少年之間一對一的早戀關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4差異性青少年的早戀行為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在行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戀行為十分隱蔽,通過書信、電話等方式來傳遞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報公開,在許多場合出雙人對,嚴然像一對情侶。在關系程度上,大多數有早戀關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動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隱秘的感情,從人際關系來看,還沒有超出正常的關系。有的則關系發展的很深,除了談論感情以外,甚至發生性關系。在年齡喜好上,女孩兒喜歡比自己年齡大的、比較成熟的男性。在年齡相當時,多半是女孩兒采取主動。男孩兒喜歡年齡比自己小的女孩兒,在交往中體現自己的陽剛之氣。
早戀的類型可以歸納為8種
第一種,愛慕型,即青少年之間由于愛慕對方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根據愛慕對象的不同,又可分為:儀表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外在的儀表而產生的早戀;專長型,就是因為愛慕對方的能力專長而產生的早戀;品性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的優秀品性而產生的早戀。
第二種,好奇型,即由于對異性的好奇心而產生的早戀現象。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隨著性意識的發展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青少年由于生理發育和性成熟,很容易產生性沖動,對異性變得很敏感,渴望了解異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異性對自己的態度。為了滿足這種好奇心,就想結交異性朋友,建立“戀愛”關系。
第三種,模仿型,即因為模仿別人的行為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模仿的對象主要來自社會生活、影視作品和報刊書籍。
第四種,從眾型,即迫于周圍人的壓力產生的早戀現象。周圍人是指所處的同年齡群體。
第五種,愉悅型,即為了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早戀現象。青春期男女之間的密切交往,往往會給雙方帶來愉快的體驗,這種愉快的體驗會進一步促進青少年之間的密切交往,逐漸轉變為早戀。
第六種,補償性,即為了獲得感情補償和排解受挫的情緒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感情補償是指青少年在學業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時,出于爭強好勝的心理,或者為了擺脫感情創傷,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戀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緒,從異性那里獲得感情補償。
第七種,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兩性交往中受到別人不恰當的干預所產生的早戀現象。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們不許我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異性交往會迅速向早戀關系發展。
青少年在青春期產生早戀行為的有哪些?青春期是愛情的萌芽時期,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出現了早戀的現象,其實在家長看來,早戀就像是一個毒藥,時時刻刻的影響著自己孩子健康發展。而孩子們認為,早戀只要是好好的溝通,不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的。雙方的觀點不一樣,如果不妥善處理孩子問題,事情將會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