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叛逆少年的改造之旅:探索游戲與現實中的成長之路在網癮學校
第一章:少年命喪戒網學校
在這個充滿電子魅力的時代,網絡游戲成為許多孩子的樂園。對于那些沉迷于其中的孩子來說,戒網學校成了他們人生中一段無法忘懷的經歷。在這所學校里,有一群孩子因為無法擺脫網絡的誘惑而被迫來到這里。他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性情也變得暴躁無常。我家孩子也曾是其中之一。平日里,只要稍加管教,他還能在完成任務后適度娛樂。但一旦失去約束,他就會陷入網游的漩渦,成績直線下滑,心態也變得浮躁。這種情況讓人擔憂,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將他拉回正軌。
第二章:判逆少年與電影《少年的你》

電影《少年的你》展示了叛逆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困境。雖然這部電影并未直接描繪叛逆少年被送進戒網中心的情節,但它通過真實的社會背景和生動的人物塑造,深入探討了青少年所面臨的家庭關系緊張、學校教育缺失等問題。這些問題無形中導致了青少年的叛逆和不良行為,包括網癮。電影中的主角雖然在逆境中成長,但這背后的辛酸和痛苦卻讓人深思。
第三章:戒網學校中的陰影
對于某些極端情況,父母無奈將孩子送往戒網學校。在這些學校里,一些孩子經歷了無法言說的痛苦。17歲的女孩胡海梁曾在學校感受到性與暴力的雙重打擊。她在試圖掙脫網絡的束縛時,卻陷入了更深的困境。這種經歷讓人痛心,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些戒網學校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機制。
第四章:少年的掙扎與反抗
胡海梁的并非個例。在戒網學校,許多孩子都會面臨類似的困境。他們在試圖改變時,卻遭受了身心的折磨。胡海梁在學校被羞辱后,父母本想通過送錦旗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卻引發了兒子的崩潰和離家出走。這種情況反映了孩子內心的掙扎和反抗,也讓我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需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而不是簡單地采取強硬措施。

第五章:關注與理解,共筑青少年成長之路
時間:2008-2018年
地點:四川某縣
一、初入文武學校
17歲的周林馨,那年她被父母送進了一所文武學校。學校門口的兩面圍墻,一面印著“央視5次專訪”,另一面則是“戒除網癮示范基地”的宣傳。當時的楊永信教授和他的戒網癮學校還未被大眾所知。

周林馨報到那天,她的打扮十分時尚,黑色小短裙配黑絲襪,涂著紅黑相間的指甲油,還畫著青色眼影。她走進了文武學校的總教練辦公室,迎面而來的是總教練嚴肅的面孔,他正抽著煙,坐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辦公室內還有兩個男生,其中一個因犯錯被教練責罰。
周林馨被安排進了一個武術新生班,班上同學年齡跨度很大,從8歲到22歲不等。學校實行軍事化的封閉管理,學生除春節外,一年到頭都待在學校。那些忙于工作、無暇顧及教育或無法應對子女問題的父母,會選擇將孩子送到這里。
二、文武學校的生活
周林馨的父親是個江湖氣息濃厚的人,他并不看重女兒學業上的成就,只希望能在這里待到成年,跟著自己去跑貨車。周林馨在中專學校里是出了名的校霸,抽煙喝酒,戀愛打架,幾乎每周都有一場惡戰。
盡管她也有照顧弱者的時候,但每當班上有男生欺負女孩子,她總是挺身而出維護正義。她的父親經常被叫到學校里處理女兒打架的事情,然后會塞給她一些錢,讓她請朋友吃飯解決矛盾。

三、文武學校的嚴格管理
一次班主任在校外被人打了,學校懷疑是周林馨的交往對象所為,于是勒令她退學。父母決定將她送到另一所學校去,只要能管得住她就行。這時,周林馨的母親在網上看到了一所文武學校的宣傳,便詢問她是否愿意試試。周林馨同意了。
四、文武學校的四類學生
這所位于四川省綿陽市的文武學校正值極盛時期。學校師生多次在中央電視臺上表演節目。學校大致分為四類學生:總教練的親信、叛逆期的學生、網癮少年以及被父母送來的小孩子。周林馨屬于第二類學生。學校里偷盜現象嚴重,因為家長打給教練的生活費往往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文化課老師經常缺課,而武學課程較為嚴格。每晚武訓結束后,全體師生都會集合在主席臺前接受總教官的批評和懲罰。懲罰方式通常為輔導。
五、學校的戒網癮業務與人滿為患的現象

一、棍罰與挨打
在文武學校里,對于犯錯情節較輕的學生,有一種特殊的懲戒方式——棒打。執行時,學生需在主席臺上依次排開,手撐在地上,挺起屁股。總教練則手持手腕粗細的木棍,對學生屁股進行敲打。有趣的是,學生需自行決定應受多少棒數。回答過少被視為態度不端正,需額外加十棒;而若回答較多,則視為認錯態度認真,可免去部分棒數作為獎勵。受罰后,屁股往往會淤青數日。更為嚴厲的懲罰是吊打。
二、凌辱與折磨
吊打發生在一個正正方方的架子上,綁著一根挽成圓圈的粗繩子。受罰的學生手撐在地上,腳伸進圈子里,自己旋轉以收緊圈子,否則將從架上跌落,腦袋先著地。架子旁有兩人拉著繩子,將受罰者吊起在半空中。總教練則對準屁股用棍子進行重擊,每擊之下,學生身體會在空中旋轉兩周。經過此種懲罰后,學生往往幾天無法下床。
三、周林馨的心驚膽戰

周林馨,一個曾無所畏懼的學生,在目睹了這些刑罰后,第一次感受到了心驚膽戰。學校的伙食不佳,夜晚難以入睡。而凌晨時分,教練們會突然檢查宿舍,一旦發現違禁物品,便會對當事人進行嚴厲的輔導。寂靜的夜里,時常傳來壓抑的報數聲和凄厲的哭喊。
四、精神羞辱與沖動懲罰
除了肉體上的懲罰,更為難堪的是精神上的羞辱。在文武學校,許多學生因對性的朦朧渴望而違紀。在教練眼中,這些沖動被當作笑料消遣。一次,一對情侶在宿舍后的親熱被舉報,教練在全校面前進行嘲笑和羞辱。學生間的等級分明,爭斗不斷。周林馨為了尋找安全感,找到了一個“大哥”做男友。當她的小弟因小事與人爭執受傷時,她不得不面對校園內的權力斗爭和報復。
五、沖突與反擊
周林馨面臨的是頂級人物胡海梁的挑戰。胡海梁是散打班的佼佼者,在省格斗比賽中拿過團體亞軍,深得總教練的賞識。當周林馨的小弟遭遇問題時,胡海梁對周林馨產生了不滿。周林馨不愿卷入爭斗,但她決定采取行動。她通過偷聽和調查掌握了胡海梁的秘密并報告給學校。胡海梁因此被吊起來挨打,其女友也受到了懲罰。總教練則利用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羞辱和嘲笑。

一、宿舍的混亂與恐懼的降臨
兩天后,周林馨回到宿舍,驚見床上的一切被掀翻,垃圾與殘片灑滿一地。衛生巾的鮮紅刺眼,大張地躺在棉被上。下午練功時,惡言傳來,“等待挨打吧!”她心中充滿恐懼,整個下午都在猜想自己將以何種罪名被公開羞辱。
二、奧運會期間的緩和與暗潮涌動

那段時間,北京奧運會的氛圍籠罩校園。總教練在例會上強調紀律,而胡海梁卻暗中策劃。周林馨暫時松了一口氣,以為奧運會期間不會出事。但當得知奧運會僅20余天時,她心中疑惑:“為何如此短暫還要大動干戈?”在她心中,奧運會遠不如眼前的事重要。
三、電視里的奧運與現實的操控
2008年8月8日晚,全校人聚集在一起觀看奧運會開幕式。總教練掌控一切,連電視也搬到主席臺,讓學生訓練鼓掌。在他看來,觀看奧運并非重點,教會學生服從和規訓才是最重要的。當晚,周林馨利用觀看奧運的機會,偷偷外出尋求幫助。胡海梁的策劃并不周全,當人數過多時,他選擇了逃跑。

四、群架前的緊張與沖突后的混亂
隨著日子的推進,沖突的一天終于來臨。胡海梁帶著幾個人早早等待,但周林馨的到來引發了他的憤怒。他們的計劃被更多人知道,場面一度混亂。胡海梁等人罵罵咧咧后逃離現場。當晚的集會,總教練將矛頭指向了挑起事端的人。周林馨被指為帶頭人,遭受嚴厲的懲罰——被吊起來挨打。那頓打讓她身心俱損,對學校、朋友、甚至自己的尊嚴產生了深刻的質疑。
五、后果的沉重與心靈的崩潰
周林馨被吊打的場景令人心悸。身體離地的那一刻,世界仿佛顛倒。她引導了15下,其中前5下尤為猛烈。當她被放下時,已無法站立。回到宿舍后,她在床上躺了四天,期間一言不發,食不下咽。她的自尊心被徹底摧毀,對學校和朋友產生了深刻的懷疑和不信任。最終,她決定離開那個文武學校,選擇回家,尋求新的生活。

母親因高昂學費而責備她不去上學,言辭激烈,甚至揚言要將其送回某種特殊學校直至二十歲。對此,周林馨倍感壓力,內心掙扎。她試圖理解母親的苦衷,但母親的強硬態度讓她陷入迷茫。
面對母親的嚴格限制和高壓手段,周林馨開始自我封閉,對外出時間進行嚴格限制。她在網上搜索割腕自殺的方法,試圖以極端方式反抗父母的控制。她的內心并非真的想結束生命,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起父母的關注。
在極端行為的邊緣徘徊后,周林馨最終被父母及時挽救。她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并嘗試與父母溝通。她也開始意識到文武學校背后的暴力問題,開始懷疑家長是否真的能通過暴力換來孩子的順從。
經歷了文武學校的“背叛”,周林馨開始跟隨父親的腳步涉足業務。通過自身的努力和父親的幫助,她逐漸能獨立負責主要運輸路線。那段經歷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她難以再信任他人,人際關系也變得簡單。父母對她的過去始終心存愧疚,但她并不接受簡單的道歉。

周林馨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成為了一名母親。關于文武學校的記憶仍然揮之不去。她偶爾會回想起那段經歷,感嘆其中的人和事。如今,她已心態平和,但仍無法徹底釋懷過去。她在當地官網上發出過關于文武學校的舉報信,但并未得到回應。面對文武學校的廣告,她內心波瀾不驚。當奧運會開幕時,廣播中的解說聲勾起了她的回憶,讓她無法平靜。她知道,過去的經歷已經深深烙印在她的生活中,但她依然選擇積極面對未來。口述周林馨,作者姚鉛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