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戒網癮學校學生叛逆行為的處理與解決策略
這個故事讓人不禁深思,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而是需要讓父母真正學會如何愛、如何教育的學校。這些戒網癮學校應該被嚴格監管,甚至取締,以造福人類,尤其是孩子和父母。經過了下馬威后,周林馨被安排進了一個特殊的武術新生班。這個班級的學生年齡跨度極大,從8歲的孩童到22歲的青年都有。學校實行的是軍事化的封閉管理,學生除了春節外,幾乎全年都在學校度過。那些因為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孩子教育的父母,或是對于那些束手無策的父母,都會選擇將孩子送到這里。
周林馨的父親是一個充滿江湖氣息的人。他并不看重女兒在學業上的成就,而是希望她在學校里待到成年,然后跟隨自己從事貨車運輸工作。由于父親經常與人發生沖突,家中常有頭破血流的場景,周林馨從小便耳濡目染。她在中專學校里以其霸道行為而聞名,包括抽煙喝酒、與高年級的“大哥”談戀愛,以及幾乎每周都要在學校后山參與一場斗毆。
周林馨也有她的另一面,她會挺身而出保護弱者,班上的男生若欺負女孩子,她會站出來維護正義。每次因為女兒在學校打架而被叫到學校,周林馨的父親都會從辦公室出來,塞給她一些錢,讓她請朋友吃飯。

當班主任因為校外引導而指責是周林馨所為時,學校做出了勒令她退學的決定。這個叛逆期的女孩在家里也不是長久之計,父母開始尋找一個能夠管束她的地方,讓她混到成年。
就在這個時候,周林馨的母親在網頁上看到了一家位于四川省綿陽市的文武學校,這所學校既教授文化課,也傳授武術。母親詢問周林馨是否愿意明年去試試。周林馨沒有多想便同意了。
二
這所文武學校當時正處于鼎盛時期,學校師生多次在中央電視臺上表演節目。針對家長們對孩子網癮的深惡痛絕,這所學校順勢打出了“戒網癮”的旗號,一時間校園內人滿為患。
學校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學生。第一類是由總教練一手帶出來的弟子,他們在各類武術比賽中經常獲獎,可以說是總教練的“親信”。他們經常舉報同學晚歸和私藏手機的情況,作為回報,這些人享有“大錯化小,小錯化了”的特權。例如散打班的胡海梁就是這樣的人。

周林馨則屬于第二類學生,處于叛逆期、不服管教的少年少女們。被嚴格管束的是那些因為網癮被父母騙來或扭送到學校的孩子,周林馨班上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父母甚至找了幾個身強力壯的大漢,將兒子強行送到學校。
最可憐的是那些8、9歲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忙于工作,無奈之下將他們送到了這所學校。
周林馨對文武學校的第一印象是偷盜現象很嚴重。家長把生活費打到相關武術教練的卡上,但教練通常會建議家長少給生活費,一是擔心孩子表現不好,二是擔心錢多了會引發紛爭。這種金錢上的壓制促使不少同學去偷錢、零食和生活用品。
盡管文武學校宣稱文化和武學并重,但實際情況卻是文化課老師經常缺課,而武學課程則相對嚴格。每天晚上的武訓結束后,全體師生會在學校主席臺前集合,總教官會挨個對當天違反紀律的同學進行通報批評和懲罰。懲罰一般分為棒打和吊打兩種。棒打適用于犯錯情節較輕的學生,而吊打則是在一個正正方方的架子上進行,受罰學生的身體會被吊起在空中,接受總教練的懲罰。這種懲罰方式讓周林馨第一次感受到了心驚膽戰的恐懼。
在學校里,伙食不佳,白天吃不飽,晚上也睡不安穩。凌晨三四點鐘的時候,幾個教練會每人手里提根棍子進行突擊檢查,確保學生們沒有再次沉迷于網絡或其他不良行為。他們用棍棒暴力打開宿舍的門,一旦發現有學生私藏手機或其他違禁品,那名學生就會在地板上遭受殘酷的輔導。寂靜的夜晚,破碎的報數聲和凄慘的哭聲此起彼伏,然而真正敢于哭泣的人并不多,因為哭聲會引來更加嚴厲的懲罰。

帶著恐懼,周林馨時常在這種不安的夜晚被驚醒。
第三章:精神羞辱與肉體懲罰
在這所文武學校,肉體懲罰已是常見,但更為糟糕的是精神羞辱。許多學生因對性的朦朧渴望而冒險違紀。但在教練的眼中,這些孩子的沖動被當作娛樂成人的笑話。
一次,一對情侶在宿舍后親熱被舉報,教練當眾嘲笑兩人,聲音通過音箱傳遍整個校園。在這所學校里,尊卑等級分明,學生間的爭斗也屢見不鮮。周林馨為了尋找安全感,找了個所謂的“大哥”做男朋友,盡管她對他并無太多喜歡,只是尋求一種保護。當她的小弟在打水時與人發生爭執,并被對方欺負時,她決定不再忍讓。
在文武學校的金字塔尖,胡海梁是處于頂端的人物。他是散打班的佼佼者,曾在省格斗比賽中獲得團體亞軍。他深受總教練的賞識,平時能與總教練輕松談笑。周林馨不愿通過暴力解決問題,她選擇通過智慧來應對。她偷聽、打探,掌握了胡海梁與其女友的見面地點,然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動,最終使胡海梁受到了懲罰。

總教練利用這個機會進行羞辱,當女生站在他面前時,他言語極其不敬。兩天后,周林馨回到宿舍,發現她的東西被掀到地上,上面倒滿了廁所垃圾,甚至有幾片滿是血的衛生巾大張著躺在棉被上。周林馨恐懼自己會被叫上主席臺受罰,但最終她安全度過。她知道更大的沖突即將來臨。
第四章:沖突前的緊張氛圍
一、電視觀看與規訓之夜
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全校武術班的同學們按照排列順序坐好。總教練將辦公室的大電視機移至主席臺,讓全校師生共同觀看。后排的同學反映電視機屏幕小到幾乎無法看清。總教練強調,觀看奧運會并非主要目的,真正的重點是訓練大家在適當的時機鼓掌,學會服從和被規訓。
二、隱秘的求助

周林馨利用觀看奧運會的機會,偷偷與男友見面,商量求助事宜。他們每晚交換紙條,上面寫有校外朋友的名字、手機號和見面地點。周林馨的行動取得了不少進展,有幾位熱心人士主動聯系她表示愿意幫忙。
三、群聚與沖突
27號下午,胡海梁在約定的地點等待。當看到周林馨帶領二十多人走來時,他感到緊張并催促大家迅速離開。人群已經聚集,其中不乏看熱鬧的路人。胡海梁罵了幾句后帶著人逃離,周林馨則趕緊讓大家散開。
四、處罰與后果
消息迅速傳播,當晚集會上,總教練要求參與斗毆的人主動站出來。無人響應后,他從褲兜里掏出紙條,點名涉及的人上臺。周林馨被指為帶頭人并被嚴懲,其他人則受到較輕的處罰。周林馨被吊起雙手,身體遭受重擊,心靈受到極大創傷。

五、內心的崩潰與重生
曾經,父母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青春期的周林馨送入了一所文武學校。在那所學校,她經歷了身心的雙重考驗。父母的讓步,讓她重返校園,收拾衣物時,她心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出校后,她不知道該如何發泄內心的情緒,最終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在母親的電腦主機上澆了一盆水。她對這所學校的了解,完全來源于網絡。
胡海梁的經歷同樣令人心痛。離校后,他收到了父母贈送的錦旗,上面寫著“良師益友”。這份禮物的背后,隱藏著深深的傷痛。胡海梁崩潰了,選擇了離家出走。他在學校的聽話、機靈和分寸感,其實都是出于恐懼心理的表現。家長們愿意通過學校的暴力手段,換取孩子表面的順從。
周林馨開始跟隨父親跑業務,年僅20歲就能獨立負責一條主要運輸路線。她的成功除了父親的人脈,更得益于她的堅韌和公事公辦的效率。經歷文武學校的“背叛”后,她難以再信任他人,與昔日的朋友斷聯,身邊只剩下一兩個知己。
她向父母坦露在文武學校的經歷,得到的回應卻是“為你好”,這讓她深感無奈。后來,她搬到市區,與父母的聯系逐漸減少,每晚都處在淺睡狀態,對家樓下的一點動靜都敏感異常。

周林馨24歲時懷孕,在家待產期間,心態逐漸平和。那年夏天,她第一次全程觀看奧運會。成為母親后,她與其他的父母聊起文武學校的話題,有些人支持學校的輔導做法,認為這是對不聽話孩子的必要手段。而周林馨則選擇舉報文武學校,但在官網發出的舉報信只得到了一個“謝謝監督”的回復,再無下文。
如今的中國,仍有戒網癮學校存在。如安徽青少年戒網癮學校、廣東惠州戒網癮學校、山東淄博德志教育學校以及福建莆田戒網癮學校等,都在為青少年提供特殊的教育訓練。對于這些學校的教育方式,公眾存在爭議和質疑。
周林馨的故事是一個關于成長、挑戰和反思的故事。她在文武學校的經歷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也讓她對家庭、友情和信任有了更深的思考。她的故事提醒我們,教育是一個復雜而深刻的話題,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的努力和理解。
口述周林馨,作者姚鉛墟。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福建莆田戒網癮學校

該學校共有120名學生,專門針對8至18歲的青少年進行教育。這些青少年表現出沉迷網癮、叛逆心理、厭學逃學、離家出走、親情冷漠、打架等不良行為和心理。學校提供心理教育、行為矯正和思想教育,幫助他們重新找回正確的方向。
河南的這所學校師生比例1:12,已經運營了五年。它是一家專業從事問題青少年心理教育、行為教育及文化教育的機構。學校面向全國招收10至18周歲的問題青少年,針對他們的網癮、早戀、叛逆和厭學等思想行為進行教育。
云南大理的這所學校是云南唯一的貴族學校,學費較高,學生人數較多。學校主要針對12至18歲的問題青少年,師生比例為1:38。它為這些孩子提供專業的心理教育、行為教育以及文化教育。
河北的戒網癮學校目前只有88名學生。雖然創校時間不長,但已經成功幫助500多個家庭解決了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問題。學校主要針對青少年行為教育,為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提供必要的幫助。
這所位于湖北武漢的學校占地60畝,師生比例為1:40。學校以心理輔導、行為矯正、思想矯正和文化補習為主要內容,幫助青春期孩子解決成長中的問題,同時為家長提供教育指導。

湖南郴州的德志未來學校共有165名學生,師生比例為1:15。學校采取小班制管理,針對問題青少年提供心理教育、行為教育及文化教育。
湖南的戒網癮學校共有356名學生,師生比例為1:20。學校特色在于將文化課與其他科目訓練相結合,通過科學的心理疏導、規范的教育訓練、嚴格的行為管束和靈活的潛能激發,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湖南唯一一所可以參加高考的學校。
以上是對各所學校的基本介紹,每所學校都有其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特色,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學校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