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叛逆孩子學校>7歲小孩叛逆怎么辦(7歲多孩子出現叛逆期怎么辦)
七歲多的孩子有些叛逆,應該屬于正常。
因為孩子剛上小學,突然有了學習壓力,環境發生了變化,生活習慣也要有所調整,可能會有些不適應,會出現一些焦慮情緒,這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叛逆。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耐心引導,注意傾聽孩子,幫助他早日適應小學學習生活。千萬不要不耐煩,甚至打罵,那會加劇孩子的焦慮。

7-8歲小孩叛逆期怎么教育?
1.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叛逆期:
我理解的叛逆期就是孩子處于一種成長過程中的過渡期,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聽話”。如果這樣可以判定是否在叛逆期的話,那幾歲都有可能在叛逆期。比如嬰兒期換尿布時吭吭唧唧不配合;學步期時不讓去有坑的地方走卻偏不聽,哪里危險去哪里;在幼兒園里有時候也會做出不聽老師指令的事情來;上學了寫作業磨磨蹭蹭;青春期更會和家長對著干……一切這些貌似小朋友的叛逆期貫穿了整個養育過程。
2.那我們再來看看小朋友在這些“不聽話”的時候是什么樣的狀態呢?我們拿您想了解的7-8歲小朋友來說說: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四個階段理論來說,7-11歲的小朋友處于具體運算階段,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具有了明顯的符號性和邏輯性,能進行簡單的邏輯推演,克服了思維的自我中心性,獲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維可逆。但這一階段兒童的思維活動仍局限于具體的事物及日常經驗,缺乏抽象性。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采取行動前可以通過心理運算來考慮清楚一部分可能的后果,所以就不會像2-6歲那么沖動行事,同時他們也不會像在之前那么輕信他人,并且放棄許多現在他們認為不可能的“神奇”觀念,比如不再相信圣誕和老人和牙仙。也就沒那么好“騙”了。

這也就是說,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正建立適應這個社會的邏輯體系,有自己一套邏輯分析的理論,所以貌似很多原來聽父母話的情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甚至出現了和父母對著干的時候。其實這也是小朋友們在探索著建立他們內心新的邏輯關系。
3.那我們該如何在這個階段幫助孩子建立這種新的邏輯關系呢?也就是如何“教育”這個時期的小朋友呢?
我有個方法可以試試: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和孩子講規則、執行規則。
回想起我們小時候,有多少次被父母訓的回憶,只能記著父母訓我們的發怒的表情,但不能想起來為什么挨打挨罵。這里面又有一個小知識點,就是當人類進入情緒中就很容易引起應激反應,很難進入有效的邏輯思考,就是說當孩子面對父母的斥責時,當時很可能進入恐懼這種情緒,就很難理解父母所表述的道理。所以我們首先需要先讓孩子的情緒是平穩的,才能把我們后邊的道理(邏輯)傳輸給他們。
既然態度和善了,那堅定的是什么呢?我們不能一味的只有和善對待孩子,那這樣就變成寵溺,沒有規則和疆界。家里和社會都會有各種約束與規則,要和孩子講清楚什么是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堅定的是規則的執行,但一定要態度和善的執行。

7-8歲以后孩子上學了,正是一下子面臨來自家庭和社會上的各種規則的撲面而來的境遇,他們也會有各種迷茫、困惑,所以也會“以身試法”,去試探各種規則的疆界。
舉個例子:孩子回家寫作業特別磨蹭,看著就寫的快些,不看著就在那里玩,很少的作業能寫到很晚。家長其實自己每天有很多事情,哪里有時間這么和他們耗?家長這時候嚷也嚷了,催也催了,效果并不是很好。我建議家長可以拿出幾天時間,晚上回來就先陪著他完成作業。告訴他,我們其實也很理解你寫作業的難度,需要我們什么幫助我們就在身邊,但作業一定要按時間完成,你是學生,這也是你的責任。剛開始可能效果并不好,就這么和善和堅定的陪著他,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我兒子在7歲時也是處于這個狀態,上學幾乎我天天被請到學校去,他聽不進老師的說話,無論我說什么他都會說不,更別說能在學校認真聽講學習了。后來學校老師和我都是每次給予他溫柔對待,然后嚴格執行規則,當然這個過程確實也很艱難,我也沒少被氣得半教,但就這一條原理我們一起堅持了三年,現如今小伙子已經有很大變化,他熱愛學習,愿意自律,學業優秀。當然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也會繼續堅持下去。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所有的呈現都是給我們的前進成長的契機,即使有時候和孩子發了脾氣也別氣餒,我們也是第一次做家長,也需要不斷學習,如果自己實在難以在那個當下和善的對待他們,就暫時離開一會兒,什么時候我們自己情緒好些繼續再和善的“教育”他們。
一起加油!父母不易,孩子更不易,多份理解,共同成長!

7歲的小孩叛逆不聽話,多數是父母親人寵溺造成的。研究表明,小孩子在18個月大的時候,就會揣摩對方心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也是這個道理。只是小孩需要的過分了,父母一味的遷就,慢慢就養成了現在的叛逆不聽話,變成了熊孩子,比青春期提前了五六年。好在現在還小,如果家長及時注意這個問題,及時介入正確的教育,應該可以糾正過來的。
首先,家長要改變觀念,嚴是愛松是害,好好記住這句話。小孩子犯錯了,一定要接受應有的懲戒,不能讓親情減輕的罪責,讓孩子逃避懲罰,更不能縱容孩子,認為是小事而已,他只是個孩子而已,如果這樣的話,客觀上是慫恿了他。
其次,要給小孩子立規矩,定守則,簽協議。對于熊孩子,過多的溫言細語起不來什么作用,野慣了的孩子缺乏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缺乏規矩意識。在他心里,我是第一,自我意識膨脹,不把長輩放在眼里,所以才會不聽話,不聽教導。所以,必須重新給他制定規則,講道理也要,做不好懲罰也要。如果真的苦口婆心不聽,偶爾嚴厲的懲罰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不懲罰,將來社會上再懲罰就遲了。
再次,七歲剛好是小學一年級,家長應該緊密聯系班主任老師,共同探討教育好小孩。剛讀書的小孩比較聽老師的話,家長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個機會,充分借助學校老師的力量去改變孩子。及時把情況跟老師說明,充分放權給老師管教,小孩犯錯一定要充分尊重老師的處理意見,與學校形成合力,應該可以幫助小孩轉變過來的。
第三,多鼓勵小孩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叛逆不聽話的小孩,他身邊的朋友很重要,家長要注意這個問題。平時家族里面他比較聊的來的,要找機會多跟他談談,效果特別好。外面的一些小伙伴,家長要幫他甄別一番,有些損友真的要旗幟鮮明禁止交往。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他身邊的人會影響他的,家長一定要選好,選正能量的人就可以讓小孩補充正能量。

最后,還是家長要多多學習,多點和小孩斗智斗勇的教育方法,今天的付出是小孩光明的未來。事業再成功,小孩沒有教育好,將是一生最大的遺憾。祝天下父母事業有成,不為子女操心。有什么可以關注溝通。
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簽。
7歲的孩子從兒童轉變為少年,獨立自主意識開始萌芽,孩子行為背后的動力并不復雜,只是習慣用成人的思維去看問題。所以,和孩子好好聊聊,約定一個范圍,在這個范圍給孩子自主和自由。
孩子7歲叛逆期父母要有愛心、對孩子的行為支持管教最合適。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急于想證明自己,正常階段,而大多數父母,總是將自己的意愿和觀點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更加叛逆,所以對孩子叛逆期的教育,首先要有愛心,對孩子的行為支持,父母對孩子往往持否定態度。
不要讓他們經歷磨難,在挫折之后,不要挖苦羞辱,而是乘機引導,培養良好的興趣,樹立正確的觀念,走進孩子的心中,陪他們順利度過叛逆期。
